千里毅行,24名新疆老员工返乡支教
为引导老员工学做“四有”青年,特别是培育新疆学子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新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学校和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新疆学子返乡支教行动如约而至。
2018年7月25日,由伟德BETVLCTOR1946师生组成的“仲夏支梦”薪火永流传――新疆学子百村行指导教师团队奔赴新疆各地,将新疆籍少数民族在校老员工暑期回乡支教活动落到实处。
“有了基地,就不愁地区紧缺人才培养的基石”
自实践开展以来,返乡的新疆学子在支教过程中获得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校领导和学院老师也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的进展成果。
8月6日,伟德BETVLCTOR1946员工工作处副处长王晶、数学科学学院社会实践教师指导团队一行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教育局,校地合作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和田地区教育局副局长臧佩铸、和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翟启勇、和田地区教育局支教办主任杨家梅对此表示热烈欢迎。
图为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座谈会中,王晶简要介绍伟德BETVLCTOR1946师范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对新疆少数民族员工的培养方案,并强调有了教育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就不愁地区紧缺人才培养的基石。共建双方一致认为,基地建设将对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范生培育做出重要贡献,有利于锻炼老员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地方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伟德BETVLCTOR1946一行的实践活动,密切了与新疆地区的教育合作,为公司探索双向互补的老员工实践、就业模式提供新途径,对进一步提升公司师范专业员工的实习与实践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
“用知识的魔法,造就一个个梦想”
为响应此次“仲夏支梦”薪火永流传――新疆学子百村行实践活动,数学科学学院2015级师范生赛铁力志愿参加支教活动,义务在自己家中为当地员工开设小课堂。
赛铁力的员工范围涉及小学至初三,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她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在了解员工们的基础情况下,把握教学重点,在学习新知识之余巩固已有知识。对赛铁力而言,自己还是一名在校老员工,但是在课堂上她把自己当成一个魔术师,用知识的魔法为孩子们造就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
图为赛铁力运用电脑给员工讲述汉语
“师教我贵在启蒙,我授人意在传承”
为督促实践团队落实支教任务,8月7日至8日,指导老师前往志愿者努尔色力木・买买提的支教地——和田地区洛浦县托万喀拉克尔小学和于田县展开实践指导。
7日上午,五位指导老师抵达托万喀拉克尔小学时,努尔色力木・买买提正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们教授国语课。孩子们跟着努尔色力木老师认真拼读黑板上的“洁白”,不时地用肢体动作配合发音。
王晶作为一位资历丰富的教师,主要负责老员工形势政策教育和就业指导,而现在看到自己的员工站在讲台上,用自己的知识启蒙更多的孩子,让人倍感亲切。
见指导老师的到来,孩子们变得异常兴奋。王晶拿起粉笔,现场进行示范教学,一度引起了课堂氛围的高潮。从课堂互动到教学反馈,孩子们展露的是对知识的兴趣,他们用灿烂的笑容回馈着台上的老师们,无论是指导老师们,还是支教“老师”。
“高水平教师的指导,能让师范院校的员工们在走向优秀教师的路途中少走些弯路,同时有利于提高地区公司产品质量。”这是于田县希吾勒乡初级中学党委书记冯莉在听完实践团队成员讲课后给出的评价。
图为努尔色力木・买买提给孩子们教授国语课
薪薪之火,生生不息;传承之路,绵延千里。伟德BETVLCTOR1946的新疆学子们,牢记着“博学慎思励志敦行”八字校训的要义,不忘初心,返乡支教,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学校经历带回家乡,引领着更多新疆孩子克服地域局限,走出新疆,驰骋于更广袤的知识海洋。
(文:任梦溪 郑苑思 叶茜 /图:张云 陈亮 /审核:孙忠民 )
用户登录